CCTV央视广告片案例解析十八:井冈蜜柚
中国中央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,并于1978年更为现名(CCTV)。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电视台,它既具备顶级权威属性,同时又兼具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大众传播的影响广度。数十年来各类优质节目的持续输出,早已让“CCTV”成为广大受众心中的超级符号。
来源:央视网
01- 井冈蜜柚央视广告内容有何特色?
当镜头掠过井冈山脉氤氲的云雾,晨光中的红色火炬雕塑若隐若现,这场关于地域农产品的叙事,就此突破物理空间的桎梏。在消费市场对“故事化产品”需求激增的当下,井冈蜜柚30秒广告片以极具张力的视听语言,构建起地理标识、产品特质与情感记忆交融的传播矩阵,为地域农产品品牌化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。
广告开篇通过多重地理符号构建认知框架。云雾缭绕的青山不仅彰显北纬26°黄金种植带特有的温润气候(江西吉安核心产区正处该纬度,年均18℃左右的气温与1500毫米上下的降水量,为蜜柚生长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),红色火炬更唤醒国人记忆深处的井冈山精神。当镜头扫过行列齐整的柚林,土地的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形成奇妙呼应,使“来自江西吉安的甜蜜馈赠”超越产地说明,升华为品质承诺的诗意表达。这种将地理特征转化为品质背书的叙事策略,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出差异化路径。
确立地域权威性后,镜头切换至微观层面的感官呈现。超高清画质下,水珠在柚皮绒毛间滚动的轨迹纤毫毕现,入水瞬间的水花形态暗藏流体力学之美,果肉纤维在慢镜头中舒展如金色绸缎。这种“视觉先导”的表达策略,将“爽脆多汁”的抽象描述转化为具象可感的视觉符号,精准契合Z世代“颜值即价值”的消费心理。果农形象的运用堪称精妙,其粗糙的掌纹与光洁的果皮形成质感反差,既传递“匠心种植”的专业态度,又串联起“人—土地—产品”的价值链条。
当观众沉浸于视觉盛宴时,叙事悄然转向情感升华。阳光穿透柚林形成的通路中,青年恋人共捧蜜柚的画面充满象征意味——金黄蜜柚既是爱情信物,更成为美好生活的具象载体。这种将农产品融入生活仪式的策略,精准回应都市人群对自然本真的情感诉求。
广告尾声的虚实结合颇具巧思:卡通化形象消解农产品的传统刻板印象,拓展传播受众;“香飘万里”的艺术字体在实景果园背景中渐次浮现,彰显从地域特产迈向全国品牌的战略雄心。这一叙事逻辑契合传播学中的“锚定-调适”理论,先以井冈山地理标识建立品质认知,再通过情感场景激发消费联想,最终在虚实交织中实现品牌价值的多维延伸。
该广告片在30秒内构建起三重认知维度:北纬26°的生态优势奠定品质根基,微观镜头的视觉冲击形成差异化认知,幸福场景的情感共鸣培育消费偏好。当观众记住的不仅是蜜柚的水润甘甜,更是捧起果实那一刻的愉悦心境,地域农产品便成功突破“土特产”的固有定位,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起兼具地理标识与情感温度的品牌图腾。这片红色沃土孕育的甜蜜果实,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,完成从产地到餐桌的品牌进阶之路。
02- 井冈蜜柚央视广告投放策略有何不同?
选择在CCTV2财经频道《第一时间》投放井冈蜜柚广告,实为“场景+人群+内容”三位一体的精准布局。作为覆盖全国的高端财经资讯窗口,《第一时间》早间7:00-9:00的黄金时段,精准触达商务人士、中产家庭等群体——这些正是农产品消费升级的主力军。
投放策略的深层智慧在于“三重共振”:其一,财经频道赋予的权威背书,将地域农产品从“土特产”升格为“价值商品”,契合广告片中强调的北纬26°黄金产区、标准化种植等品质要素;其二,早间时段的情感渗透优势,观众在开启一天工作前接收“幸福的味道”这类温暖意象,更易形成品牌记忆;其三,与节目调性形成价值呼应,《第一时间》关注的宏观经济与民生消费议题,与广告展现的乡村振兴、地域经济发展形成隐性关联。这种既抓取眼球经济又暗合政策导向的投放逻辑,使品牌传播效益最大化。
当井冈蜜柚的金黄果肉出现在财经精英的早餐场景中,一场关于地域农产品的价值革命已然悄然发生。
麦克卢汉在《理解媒介》一书中提出“媒介即信息”的概念,也就是说,对于品牌传播而言,有时候在什么媒介上播放,比播放什么内容本身更重要。这就是为什么知名品牌需要通过央视广告保持行业地位,而新兴品牌则需要通过央视广告实现拔高自身势能的关键所在。
如果您的品牌也想通过抢占CCTV优质广告资源进行品牌优势塑造,采用我们北京格飞传媒科技提供的CCTV央视广告灵活投放组合(最低单次起投),便是不错的选择。我们拥有总台的全频道覆盖授权,并具有7个频道的优势资源(CCTV1综合,CCTV2财经,CCTV4中文国际,CCTV7国防军事,CCTV10科教,CCTV13新闻,CCTV17农业农村),择日不如撞日,赶快联系我们吧!
